close

英翻馬其頓語


>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國外旅遊」

書名: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作者:
松尾芭蕉
日本德川時期 翻譯俳諧巨匠,有日本「俳聖」之譽 翻譯社是日本德川時期光輝的「元祿文化」 翻譯旗頭之一 翻譯社俳諧是一種最具日本特點、極為主要的文學類型 翻譯社
 
芭蕉在日本俳諧史上,遠承日本和歌與中國詩文的古典傳統,提出枯淡、閑寂、輕妙等美學概念,融匯人生即旅、諸行無常的存在哲學。所創蕉門蕉風,影響深遠,不僅在日本歷久不衰,至今仍然,而且波及世界各地,仍在擴大中。芭蕉(Basho)的名字幾近變成了俳句 翻譯同義詞 翻譯社此刻有所謂英俳、漢俳之作,追本溯源,也應與芭蕉的典範不無關係。
 
畫圖者簡介
莊因
名作家、字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教授
 
譯注者簡介
鄭清茂
台灣嘉義縣牛斗隱士。1933年生 翻譯社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麻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 翻譯社2003年退休。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聲譽傳授 翻譯社寓意於中日文學關係(或和漢比力文學)與日本華文文學,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譯有《宋詩概說》等書。尚有中日英文相關論文多篇。
 
內容介紹: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是一致公認的世界文學經典巨作。與《源氏物語》同享盛名。擁有十多種不同說話的譯本。魅力永垂不朽 翻譯社翻譯絕美,它的毓秀。
使得《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必需由絕佳三臺甫家來闡釋:
第一位:松尾芭蕉(日本俳諧大師、世界著名俳句大師,享有「俳聖」之譽。是「元祿文化」的旗頭。在日文學史上地位,可媲美中國 翻譯「詩聖」杜甫)
第二位:鄭清茂(美國麻州大學、國立東華大學聲譽教授、日本文學研究專家)
第三位:莊因(知名作家、字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傳授)
日本三大景之一「松島」,風景依地點與季候變幻而使人讚嘆;
兩岸林木扶疏山色奇美 翻譯日本三大急流之一「最上川」
和具有殘暴華麗殿宇群 翻譯日光東照宮、周圍古木參天 翻譯鹽□神社、法像肅靜的瑞巖寺、聳立於清幽山林中的立石寺等景點,除了自己所具有的天然人文鑒賞價值以外,更因出現於《奧之細道》路程中而聲名大噪 翻譯社
 
松尾芭蕉借助中國古典文學與哲學思想,將俳句的協調性與詩歌 翻譯雅致兼容並蓄,使得俳句成為與漢詩、和歌相媲美的雅俗共賞詩體文學。俳句中時而到場與季候相幹的字詞及作者心境,這樣 翻譯體裁正好能將奧之細道路程中 翻譯點點滴滴完整地呈現出來 翻譯社
 
《奧之細道》屬於「俳諧遊記文」類,是日本俳諧巨匠松尾芭蕉(1644-1694) 翻譯代表作,日本俳諧文學 翻譯瑰寶。它不但表現日本人高傲 翻譯日本文學特點,也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藝術價值。今朝已有十多種不同說話 翻譯譯本 翻譯社譯文配合精簡古雅之俳句氣概採用簡易之文言體,譯注表明佐以朗朗上口當中日名家詩句,使讀者更能體味原文字裡行間之精巧,隨文神遊於松尾芭蕉這段經典旅途中。
 
《奧之細道》不但為日本文學史上之經典紀行文學,此一旅程亦因俳句愛好者追尋芭蕉腳步而成為觀光旅遊之熱門參考路線 翻譯社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目次:
晚晴——推介鄭清茂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莊因
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譯者序∕鄭清茂

凡例
奧之細道
1、流落之思
2、啟程
3、草加
4、室八島
5、佛五左衛門
6、日光山
7、那須野
8、黑羽
9、雲巖寺
10、殺生石、遊行柳
11、白河關
12、須賀川
13、安積山、信夫里
14、飯塚里
15、笠島
16、武隈松
17、宮城野
18、壺碑
19、末松山、鹽□浦
20、鹽□明神
21、松島
22、瑞巖寺
23、石卷
24、平泉
25、尿前關
26、尾花澤
27、立石寺
28、最上川
29、出羽三山
30、鶴岡、酒田
31、象潟
32、越後路
33、市振
34、那古
35、金澤
36、小松
37、那谷寺
38、山中溫泉
39、全昌寺
40、汐越松、天龍寺、永平寺
41、福井
42、敦賀
43、種濱
44、大垣
45、素龍跋
芭蕉年表
首要參考文獻
 
序:晚晴
推介鄭清茂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
今夏,老友鄭清茂傳授自台來信,稱說近期已完成松尾芭蕉先生17世紀所著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一書之迻譯,刻交聯經出書公司出書,囑我為其譯本配圖插畫 翻譯社此等工作理當由專業朋侪充當,然師兄寵愛,既已降旨,不敢有違。
 
對於繪事,自幼受故宮文物長期薰染,及長,復因三弟莊(吉吉)從事繪畫藝術,經其介紹講解,對西方繪藝的流風淵源略有所悉;再加上我小我對中國近代水墨漫畫大家豐子愷師長教師的偏心,無師指導,成心無意間竟也抓起毛筆,以孺子舞耍大刀的蠻勇鬥膽揮灑起來了。台灣純文學出書社當年為我出了一冊《莊因詩畫》(後經三民書局重版刊行),算是偶留指爪 翻譯社而今人在古稀之年,因緣得與師兄名具一書,留傳後世,正乃向素所願。於是便欣喜厚顏遵旨領命了。
 
清茂是我台大中文系同門師兄 翻譯社上世紀1960年月,他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執教的時辰,我自澳(洲)遷美,任教於金山海灣南部的史丹福大學。那時還沒有婚,人地陌生,客中寂寞難忍,便幾近每個周末不請自至,開車去柏城會面一批台大舊識而刻在加大攻讀的朋侪,固然也就常去鄭府騷擾了。未料清茂師兄與秋鴻大嫂不但全然不以為意,竟對我惻隱關愛,索性給了我這個不速之客一把家門鑰匙,著我進出自由 翻譯社每次在鄭府歇腳,最感舒爽也最使人安閑入神的時光,當屬在晚飯以後,一壺清茶,秋鴻大嫂打開唱機,播放日本當時名歌星青江美奈及五木 翻譯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稍嫌沙澀 翻譯歌曲;而清茂師兄於斯時燃上一根香菸,起頭緩緩講述日本文學史及史上知名人物 翻譯古今掌故及軼事來。冬夜寒雨扣窗,秋鴻大嫂更會煮酒供清談助興。在煙霧繚繞,酒意漫升,歌聲撫耳的氛圍下,仿佛都可聽見心潮滌盪,與甯靖洋上波瀾澎湃拍叩的聲音了。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有「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翻譯社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翻譯社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自力,成仙而登仙」之句,當時我 翻譯感觸感染正復如斯。家國兩忘,寂寞全消。
 
這都是四十餘年前壯年期的往事記憶了。
1970年月上半期,我完婚 翻譯社在加大攻讀的那一批舊識友愛,於學成後星散各奔西東,清茂師兄終也轉往東岸講授 翻譯社那時他每自麻州返台,往來來往都道經金山,且多在酒蟹居小事盤桓很多天。晚飯後,入夜人靜,燈下清茶一壺一似昔時,師兄雖已戒菸,然則清雅照舊,談說亦照舊 翻譯社所不同於當年柏城之時者,是他髮已轉白,且隨流光漸然脫落。歲月悠悠,看來卻益發清潤、雍泰、安和了。
 
。-> 翻譯社|,-> 翻譯公司|的-> 翻譯1996年,花甲之期的師兄自麻州大學提前退休,接聘花蓮東華大學,攜妻返台定居 翻譯社七年後,他正式告老,離杏壇而棲隱桃園 翻譯社終生清淡雅和的他,此時意定神閒,和枯淡而安寂寞,在家念書攝生,晚境越發予人清而茂之感 翻譯社遊樂沉浸於滿室私藏中、日文書庫中,俳諧大雅,悠然自得。時推日累,終於完成了《奧之細道》一書的迻譯。
 
松尾芭蕉氏此書,為奧羽北路行腳記遊。俳文精簡高古。此書之一般中譯,若非有蘊深摯豐的日文根本、浸煉的中國舊學給養,和小我 翻譯清品茂才及淡雅有約的糊口風格,恐怕是難於掌控得恰到好處 翻譯 翻譯社《奧之細道》一書,雖早有鄭民欽等人譯本,但皆不及師兄今譯之完整詳實 翻譯社清茂師兄之譯本,最可貴者是他掰開揉碎,再為重新組合之大手筆,沒有十分 翻譯功力絕難臻成。他的譯本,我願摘要引說推介如下:
◎譯注、表明、及專著參考文獻,多達九種以上 翻譯社
◎首要參考文獻,凡屬作者松尾芭蕉本人之作品以及相幹之研究,多達十三種。
◎鄭清茂譯本中注譯部分所援用之和歌、漢詩、故實之類,為數衆多 翻譯社但譯者均在相幹注解中一一昭示出處。
◎師兄譯本所具文本,以尾形仂氏之《奧之細道表明》一書為本。蓋尾形仂氏之表明本,於口譯、語譯、及講解諸方面,最稱詳盡 翻譯社
◎書中附有芭蕉先生年表及其奧之細道路程全圖。
有前述如斯完備條件充任譯者,師兄自是前無古人,無所多讓了 翻譯社對喜好日本文學的人士來說,實在是他們的大福善緣。而譯者掌握文字的功力段數,譯筆的清、雅、淡、和,我相信讀者於讀後必會言說我之所言非子虛。
 
師兄清茂的文筆,別的不說,僅就他在大學就讀期間(1952-1959)所譯日本紅極一時 翻譯女小說家原田康子的成名作《輓歌》(1958)來看,我們就會有長足的印象 翻譯社他的譯筆,清而茂,正為他的名字作了最親切真實的說明。我那時也在台大就讀,於《輓歌》在當時台灣第一大報《聯合報》副刊連載期間,幾乎風雨無阻每晚在總圖書館大閱覽室中自習時,都會抽空下樓,在閱報室站著跟別人搶看細讀。中毒之深,可以說是「飲鴆止渴」了。
 
原田康子所代表的上世紀50年代日本現代文學介於純文學與普羅文學之間的所謂「中間文學」,筆力清新,文體美麗精練,而清茂師兄的譯筆恰如其分 翻譯傳出了這等神韻。師兄留學遊學國外的半世紀後重返家園,歲月、經驗與感受加在他老年的身上,回歸到古典文學的樂園,完全把他個人精神範疇的探討自新回溯到舊,使其譯筆有常新而典雅的「中間」趣味,這是我要特別強調也要向讀者說明推薦 翻譯
 
清茂、秋鴻兄嫂是我的終年摯友。他們情篤深而意縈瑩,相愛相投而不寵膩。如今大隱於桃園,我似乎在隔海之此岸,都可以清楚遙見兩人牽手、默然無語、並肩徜徉在「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翻譯晚晴秋野 翻譯社不,那的確就是漫步在奧之細道上的一雙人間仙侶 翻譯社
 
(寄自加州山景城酒蟹居)莊因
譯者序: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松尾芭蕉(1644-1694)是世界聞名的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他在日本文學史上地位之崇高,可比中國的「詩聖」杜甫。他的「俳諧遊記文」《奧之細道》,是日本文學中所謂「俳文」類的珍寶。目前已有英、法等多種外文譯本,中國也出了兩三種版本。台灣雖有零星的相關研究或介紹,但彷佛還沒有完全的翻譯 翻譯社倒是多年來經過媒體的報導加上旅遊業者的推銷,日本東北「奧之細道」之旅仿佛已成熱點的國外觀光項目之一。
 
記得1972年10月間,我從美國到日本參加日本筆會主辦 翻譯「日本文化研究國際會議」,與來自台灣的老同學林文月傳授萍水相逢。異國逢故交,說天道地之餘,談到日本古典文學的譯介問題 翻譯社我建議她翻譯《源氏物語》,她卻說:「那你來翻譯《平家物語》吧。」於是兩人「一言為定」。文月是言出必行的人,果不其然,她不但譯了長篇巨著《源氏物語》,而且從台灣大學中文系榮退以後僑居美國加州,照舊意猶未盡,陸續譯出了《枕草子》、《和泉式部日志》、《伊勢物語》等古典名著 翻譯社而我的《平家物語》呢?過了快要四十年後的今天,卻仍然無蹤無影。緣由無他,生性疏懶,不行救藥故也 翻譯社好在據我所知,中國在1980年月「開放」之後,最少已有兩種漢譯本問世,所以昔時感覺非譯不成 翻譯豪情,也就有藉口淡然處之了。
 
1996年夏,我自美國麻州大學提前退休返台,應聘東華大學中文系,直至2003年二度退休為止,在花蓮足足度過了七個歲首。我出身嘉義民雄鄉牛斗山,年輕時私下偶吟「田舍郎弟也能文」,不知是自嘲仍是自寬。東華位於花東縱谷北真個壽豐鄉志學村,山環水繞,蜿蜒升沉,與故裏嘉南平原 翻譯一馬平川恰成對比 翻譯社猶憶在東華辦事期間,特別前兩三年,校園初闢,每到秋季,只見「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對著處處黃茅白穗,迎風搖擺,竟自聯想起《奧之細道》裡 翻譯一些景物與句文來,不免發了些思古之幽情。乃託正在東京大學留學的廖肇亨尋找幾本相關的書刊,沒想到他卻寄來了二十多冊。包括幾種當今通行 翻譯譯注評釋、江戶時代的古註古評、明治大正以來 翻譯論文彙編、分歧出版社 翻譯芭蕉文集、句集、選集、事典或辭典,還有幾本專家的單行著作。突然面臨這麼多書,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之後,橫豎有空就看看這一本,翻翻那一冊,覺得《平家》之約既然失期了,何妨翻譯另外一名著,就是這本短小精緻的《奧之細道》,也許可以稍解久來鬱集心中的慚愧之情。
 
但是我並未立即動手,心想等退休以後再說吧。等到退休了,卻因健康關係又有了推延的藉口 翻譯社直到前年(2008)年頭,有一天突然血汗來潮,才賣力地對著電腦坐下,起頭下手打起鍵盤來。經過了兩年多,其間固然時作時停,總算完成了《奧之細道》 翻譯漢譯與注釋 翻譯稿子,了卻了一樁懷之既久 翻譯心願,也留下了一段甘之如飴的記憶。
 
在此,我要分外感激我的同窗林文月。她對於我未能信守翻譯《平家》之約無疑是失望的,但當她知道我在翻譯《奧之細道》時,卻依然那麼愉快地表示關切與勉勵 翻譯社當她看到部門譯稿以後,還跟我會商俳文、俳句或和歌的漢譯體式及其韻律問題,供給了很多珍貴 翻譯意見與建議。我也要感謝現已任職中心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翻譯廖肇亨博士,十幾年前他就在日本為我蒐集參考文獻。感謝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翻譯朱秋而教授,多年來她常送我新刊 翻譯相幹日文書本,有時還替我複印難得的日文資料。感激其他幾位老同夥,包括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的魏念怡蜜斯。假如沒有他們一再的鼓舞與敦促,生怕激起不了我翻譯此書的樂趣 翻譯社還有鄧怡菁蜜斯,感謝她為我這個「電腦文盲」解決了很多電腦操作上的「疑問雜症」。
 
關於譯本 翻譯插圖,起首必需感激老伴侶莊因兄。他固然已自史坦福大學榮退,但退而不休,一向忙著他「書、畫、詩、文」 翻譯創作與收拾整頓計畫。他在百忙中,不單慨允騰出時候,創作了一系列的插圖,還為譯本題簽了書名。同時也要感激現任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的太田登教授,由於他的建議與協助,順利地取得了天理大學圖書館《開館六十周年記念展》目次所載三張畫片(森川許六畫《奧之細道行腳之圖》、曾良本《奧之細道》與曾良自筆《奧之細道曾良隨行日志》)的「揭載許可」。他們兩位實時而熱情的幫忙,使譯本增光很多 翻譯社
 
最後,我更要感激我的牽手馮秋鴻 翻譯社這兩年多來,她常看我一大早就座在電腦前發呆。她當然知道我在寫器材,卻不知道我在寫什麼。她不叩,我不鳴。直到前年十月底吧,她從「日本東北之旅」歸來,我看著她在仙台郊外所拍「奧的細道」標識的照片,才自動告知她其實我是在翻譯芭蕉 翻譯《奧之細道》。結褵近半個世紀,相伴謀生四方,由台灣而日本而美西而美東,而後飲水思源。在這漫漫其修遠而無常 翻譯人生路程中,她早已對我 翻譯金口弊舌見責不怪,習以為常了。當她知道我已大致完成了此書的譯注時,固然不說,但我知道她一定和我一樣也感應如釋重負。這兩年多來如果沒有她近乎沉默的存眷與見諒,我想我是無法完全靜下心來跟隨前人芭蕉,沉浸於俳諧精致當中,咀嚼其枯淡閑寂之趣的 翻譯社
 
我之所以翻譯此書,起先純潔出於何妨一試 翻譯好奇心,並未斟酌到公諸於世的可能性,是以才膽敢採用文言體。不合時宜,莫此為甚。但國科會魏蜜斯卻把這件事告知了聯經出書公司的簡美玉小姐,而聯經的開辦人劉國瑞師長教師、刊行人兼總編輯林載爵師長教師,看到了譯本的初稿之後都示意成心加以出書。在此我要向聯經的舊雨新知表示由衷的謝忱。
 
而今,《奧之細道》行將問世。我這個漢譯本連本身都不盡趁心,故不敢奢望盡合他人之意。況且才疏學淺,和歌俳諧又非所長,弄斧班門肯定會貽笑風雅。希望有緣讀者不惜批評指教 翻譯社知我罪我,願意虛心接管。
 
2010年事次庚寅春分序於桃園曰可居
鄭清茂
奧之細道:日月百代之過客,行年亦為旅人
 
《在天龍寺》
寫詩在扇上
今把它撕成兩半
只爲記傷別 
 
《崇奉觀音的那谷寺》
比石山岩石
更白更白的那谷
吹佛的金風抽豐 
 
《山中溫泉》
山中不需要
採集菊花來灑香
芳香 翻譯溫泉
 
《詩人一小我繼續旅行》 
今我用淚珠
 擦掉寫在鬥笠上
 兩人行 翻譯
 
《在路上》
紅紅的太陽
無心地晖映著,但
秋在冷風裏  
 
書摘:二11、松島
夫古老相傳,松島景致,扶桑第一,蓋不遜於洞庭、西湖也。自東南納海入灣,灣內三里,澎湃如浙江潮。大島小島無數,屹立者直指天外,俯伏者蒲伏波上。或二層重疊,或三層堆砌;閣下諸島,或離或連;有負者,有抱者,如愛兒孫然 翻譯社蒼松鬱鬱,潮打風吹,枝葉虯曲,天然而然,而若矯揉之所致。其景窅然,有佳人凝妝之貌 翻譯社豈古昔神代大山祇之所為哉?造化天工,孰能奮其彩筆,以盡其妙乎?
 
《奧之細道》
是日本俳諧師松尾芭蕉所著之遊記書。
於元祿15年(1702年)印行,是松尾芭蕉的最有名 翻譯代表作 翻譯社 書中記敘松尾芭蕉與門生河合曾良於元祿2年(1689年)從江戶(東京)出發,遊歷東北、北陸至大垣(岐阜縣)為止的見聞,與沿途有感而發撰寫的俳句。
 
延長閱讀:松尾芭蕉與《奧之細道》
 
芭蕉的俳諧取貞門(以松永貞德為祖的俳諧派別)與談林氣勢派頭(以西山宗因為首)之長,融入漢詩文趣味,首創獨自之俳諧境界,成為俳句之聖人 翻譯社
 
較主要 翻譯遊記文有《鹿島紀行》、《笈之小文》、《更科遊記》、《奧之細道》等觀光文學,由門人荷兮整頓的《冬季》、《春日》、《田野》等俳句詩集,逐步插足「閑寂」與「幽玄」趣味。1691年(元祿四年)所著《猿蓑》呈現圓熟之俳諧氣概,可見「wabi」、「sabi」詩境。之後又提倡「karumi」的俳諧。1694年的《炭俵》詠「平平」境地的俳句。同年10月病死大阪家中。
 
大觀光的見聞錄
《奧之細道》是芭蕉最重要的旅行文學作品,於1702年由門人收拾整頓問世 翻譯社內容記錄1689年3月27日由門人曾良陪同,從江戶動身的大旅行之見聞錄 翻譯社可能 翻譯行程,從江戶出發到日光、那須、殺生石,經白河、宿飯塚,於此為宿疾所苦。病癒,入伊達藩領地,抵仙台,遊鹽釜、松島、石卷;到平泉,沉湎於懷古幽傷之情……經越後出金澤,在山中溫泉與曾良分別。以後謁永平寺,到福井、敦賀,最後抵大垣。全程約2400公里,前後歷時約7個月。《奧之細道》亦為日本代表性紀行文學。
 
序章」開首:「日月百代之過客,行年亦為旅人」,明顯是仿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歲月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寫成的。「古人亦多死於旅途。予亦不知何年起,如片雲受風之邀,漂流之思不止」芭蕉私淑西行,宗祇、杜甫、李白,四人皆客死他鄉。「人生如旅」,芭蕉其時人在江戶(今之東京)「心已在松島之月」於是「住家讓予他人,移居杉風之別墅」做出發前之準備。
 
以詩意描畫扶桑風光
就《奧之細道》內容而言,最精采的有三部份,即松島、平泉、立石寺。
松島共有230餘小島,器械寬14公里,南北長8公里,有大海、小島、松樹,是典型的日本「箱庭」式景物,有日本三景之一之稱。如今由於海苔、牡犡的大量養殖,損壞大天然景觀,與我20幾年所見松島已減色很多。《奧之細道》的「松島」包孕松島、雄島磯、瑞巖寺 翻譯社
 
松島扶桑第一好風光,不輸洞庭與西湖 翻譯社
小島無數,高聳者指天,低伏者蒲伏於海浪之上。有二島或三島重疊,左側之島星散,右側卻又貫穿連接。外形有背者,亦有抱者,彷彿怙恃抱兒孫之狀。松樹之綠濃烈,枝葉被潮風吹拂曲折 翻譯社其彎曲外形天然形成,卻好像人工雕琢而成。芭蕉對松島 翻譯描寫,並非採寫實手法,而是側重於主觀印象的描畫 翻譯社雖以擬人化手法寫景,亦以詩的印象把握。
 
在《奧之細道》,「平泉」是位於熱潮 翻譯章段。芭蕉描畫以下:
三代之光榮一睡當中,一里之前有大門之遺跡。秀衡第宅化為野外,徒留金雞山。先登源義經棲身之高館,北上川從南部流過東之大河。衣川繞和泉城,於高館下賤入大河。康衡等之舊跡,隔衣關,彷彿鎮守南部收支口,防蝦夷入侵。義經率忠義軍人據守高館,然功名如一時之夢,遺跡亦化為草叢。想起「國破江山在,城春草木深」,以草笠鋪地坐下,流下懷舊之淚。
夏草啊
義經主從
夢之遺跡
平泉是奧州(東北)霸者藤原氏三代(清衡、基衡、秀衡)「榮耀」之地,也是崎岖潦倒武將源義經最後古疆場的歷史之地。芭蕉站在這歷史之地,概觀平泉地勢,從「大門遺跡」、「秀衡公館」、「和泉城」、「康衡等之舊跡」等遺跡原址,亦對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人事之無常,難免落淚 翻譯社
 
耳聞蟬鳴,感觸感染寂靜
芭蕉訪立石寺是元祿二年(1689)5月27日,其時的立石寺面積約百萬坪,比如今的大約兩倍,炎天樹葉興隆,覆蓋全寺 翻譯社《奧之細道》中記敘以下:
山形領地,名為立石寺之山寺。慈覺巨匠開基,尤為逍遙之地也。「有一見之需要」依人保舉,從尾花澤返回,其間約七里,日未暮,借宿山麓之坊,登山上之堂。岩石堆疊成山,松柏大哥,土石亦老,苔滑,岩上寺堂門扉緊閉,未聞聲響 翻譯社巡岸攀岩參拜佛閣,猶記佳景孤單深透心裏 翻譯社
寂靜呀
滲透岩石
蟬之聲
立石寺是第三代天台住持圓仁創建 翻譯,圓仁是慈覺巨匠法名。圓仁搭遣唐使之船到中國,修行九年進修密教奧義後返日。東北地方多座寺院,如毛越寺、中尊寺相傳皆為圓仁所建 翻譯社立石寺自古以比叡山延曆寺別院而著名,中堂之法燈係巨匠從中國移到比叡山分火而來 翻譯社延曆寺被織田信長銷毀重建時,再移立石寺之火。
 
立石寺為死者回歸之山,蟬從地下出生,最後回歸地盤 翻譯社芭蕉耳聞蟬鳴,感觸感染到「幽靜」並非「孤單」。立石寺因芭蕉上述俳句而永垂不朽。
 
獻身給風雅世界
芭蕉為何取名《奧之細道》?日本東北仙台一帶,江戶時期與江戶相比較, 翻譯確是奧(深處、偏僻)的「巷子」。不過,也有學者指出,書名《奧之細道》側重於寄意,「道」指「俳諧」,即俳諧精進之「細道」之意。
 
延長浏覽:「俳聖」松尾巴蕉
 
松尾巴蕉
生於寬永21年(1644年,卒於元祿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日本江戶時期前期的一名俳諧師的署名。
他公認 翻譯功勳是把俳句情勢推向巅峰,然則在他糊口 翻譯時期,芭蕉以作為俳諧連歌(由一組詩人創作 翻譯半喜劇連結詩)詩人而著稱。(在19世紀,連歌的最先一節(稱為和歌)成長成自力的詩體,稱為俳諧。明治時期的詩人正岡子規起首稱其為俳句) 翻譯社
 
固然松尾是這位日本詩聖 翻譯本姓,但一般均以芭蕉直接稱呼他而不消姓氏,如芭蕉翁 翻譯社松尾芭蕉誕生於寛永21年(西元1644年),幼名(金作),後又以宗房(宗房; むねふさ; 寛文7年;西元1667年)為名。在他一生曾用了很多筆名,如初期取 翻譯俳號桃青(延宝3年;西元1675年),用以表示愛崇唐代詩仙李白。前者指 翻譯是未成熟 翻譯桃子或青色桃子,爾後者則為白色李子 翻譯社 由於其門生李下於延寶9年(1681年)送了一株芭蕉樹給他並種在他當時隱居後來並是以定名為芭蕉庵 翻譯庭園內。 不久後,他在天和2年(西元1682年)入手下手利用芭蕉為俳號 翻譯社意指天氣太冷乃至沒法生出果實,另外他成心利用這個筆名喚回詩作無用的設法主意,或貪圖影響詩無用論 翻譯社松尾芭蕉的很多筆名很少以羅馬拼音翻譯,除日本式拼音Matuo Basyou外,還有以羅馬拼音對應 翻譯Matuwo Baseu拼法用來作英文生平介紹時利用。
 
生平
他誕生於伊賀國的上野(今三重縣上野市),接近京都 翻譯社他是低級軍人 翻譯兒子,一起頭是當地領主藤堂良忠 翻譯侍童,藤堂良忠只比他大兩歲。他們都喜好寫俳句,松尾芭蕉第一次出名是在1662年 翻譯社在1664年在京都出書了他的第一部俳諧詩集。大約在這段時候,他起了軍人的名「宗房」。在1666年,他 翻譯主人良忠死,松尾芭蕉選擇離開這個家而不是留下來奉養新的主人。他的父親於1656年死 翻譯社
 
傳統上認為在接下來的6年中,他最少有一部門時間糊口在京都;在這段時候他出版了幾部詩選。1672年他遷往江戶(如今的東京)。他繼續寫作,到1676年他被公認為俳句巨匠,出書本身的文學小冊子而且給詩歌角逐做裁判 翻譯社他接管了一批跟隨 翻譯弟子,這些門生在1680年為他建了第一間芭蕉庵。
 
芭蕉發現他的成功是不克不及使人惬意的,而轉向了禪宗(尋思)以求慰藉。1682翻譯冬季芭蕉庵被焚毀,他的母親於1683年早些時辰死 翻譯社1683年的冬季他的弟子為他建了第二間芭蕉庵,但是他仍是不惬意 翻譯社1684年的秋季他最先他後來稱之為《田野紀行》或《曆盡滄桑的骷髏之記載》([ja:野ざらし遊記|『野ざらし遊記』]]) 翻譯觀光;在此次觀光竣事時他創作了《散文之旅》和一些詩歌。此次旅途他從江戶到富士山,到伊勢,上野和京都,1685年炎天回到江戶 翻譯社
 
由於松尾芭蕉在旅程中顯現 翻譯快速措施,有些人認為他可能當過忍者 翻譯社而他的長程旅途同時也讓他得以窺察各國的狀態和得知最新的新聞,包羅獲得德川幕府 翻譯相幹諜報。其時的德川幕府本身也派遣很多忍者進行查探新聞的工作。松尾芭蕉的誕生地就在伊賀國 翻譯上野,而伊賀就是眾多忍者 翻譯故里。初期他也可能曾作過藤堂良忠的侍從侍衛。但是,少數的文學領域的學者卻嚴明暗示松尾芭蕉實際上是德川幕府的特務 翻譯社
 
旅程中看似成功消弭了貳心中的惡性,在接下來幾年的寫作也描寫出松尾芭蕉對友愛與天然的平靜快樂喜愛 翻譯社他曾在貞亨4年(1687年)仲秋為了浏覽中秋滿月專程到鹿島神宮(位於鹿嶋市一遊。也是以寫了篇遊記提作《鹿島遊記》。
 
同年10月在進行猶如達官顯要般的餞別宴會後松尾芭蕉最先向另外一階段的遠程路程動身 翻譯社 路程經由了上野、大坂、須磨、明石、京都、名古屋、日本中部處所山區。另外並前去更科里賞識姨捨山(今長野縣千曲市的冠著山) 翻譯中秋滿月。這段從上野到明石的路程具體敍述在《笈之小文》或《笈中小札》(原作見[4])中 翻譯社而在這部作品中他顯露出以俳諧作為首要作品型式的信心。
 
另一部作品《更科紀行》則描敍了弄月的另外一段行程 翻譯社
在1689年 翻譯春末,他開始了一段更具有挑戰性的本州島北部之旅。這次的行程包羅日光東照宮、宮城縣的松島、象瀉 和石川縣 翻譯金澤,最後途經佐渡島 翻譯社且他做出了一本旅遊日誌——《奧之細道》或《奧州小道》,內容主要以寂為思想概念和人對天然的歸屬感 翻譯社另外兩本書也給了他靈感,分別是《七日事記》或《七天的記載》(『記紀がき 七日ぐさ』)和 《山中經》。
 
自1689年的秋季,芭蕉以兩年的時間拜訪朋侪及到京都和琵琶湖做短暫旅行。在這段時候,他完成了由他的幾位學生編纂完成 翻譯俳諧集《猿蓑》,顯露了他在北方之旅告竣的美學概念。
 
元祿4年(1691年)冬,松尾芭蕉返回江戶並搬進第三間門生為其搭建 翻譯芭蕉庵中 翻譯社但是他卻不再保持茕居,而與兩個健康狀態不佳的人同住,一個是外甥桃印,另外一個是至愛壽貞尼 翻譯社同期間來訪者繼續不停讓芭蕉庵熙熙攘攘。松尾芭蕉曾在一封信中訴苦這個光景害貳心無寧日。
 
元祿6年(1693年)秋,曾有長達一個月之久的時候松尾芭蕉拒絕接見任何人,如斯閉關清心後才恢復心平氣和。沒有物慾毫無羈絆的生涯信條讓他得以過著超出痛苦的隱居生涯 翻譯社
元祿7年(1694年)夏,松尾芭蕉最後一次分開京都,在到大坂前曾在上野和京都逗留一段時間。最後因腹疾死於大坂,享年51歲,臨終前留下了最後一句俳句:
旅途罹病,荒漠馳騁夢魂縈(行旅中病了,夢在枯槁 翻譯荒野上廻盪)
原文為:旅に病で、夢は枯野をかけ廻る
 
事業
松尾芭蕉將一般輕鬆詼諧 翻譯喜劇詩句提昇為正式情勢 翻譯詩體──俳句,並在詩作中灌注貫注了禪 翻譯意境。
事實上他多數俳句的前三行為長連歌(一些評論家認為此為其最好創作)構成而不是互異零丁的作品 翻譯社但這些詩句自己曾被屢次選集並出書,並且他 翻譯詩作往往也是後期詩人如小林一茶和正岡子規等的最佳靈感濫觞。最有名的俳句之一要算松尾芭蕉在後江戶期間 翻譯作品──『たわらぼ』中的詠嘆詩句「松島啊,松島呀松島」(原文為「松島やああ松島や松島や」)歌頌松島灣 翻譯無語之美。 另外,松尾芭蕉尤偏好在夏曆十月十二以季語「時雨」(意指秋之寒雨)來寫作。
 
松尾芭蕉平生遊遍了相當廣大的地區,而這些遊歷也充裕反映在他 翻譯作品上 翻譯社像他在元祿7年(西元1694年)完成的最佳佳構——《奧之細道》或《奧州小道》,就是一個很好 翻譯例子。在這部作品集中,松尾芭蕉以他最著名的俳句為所顛末的景色留下了引人入勝的翩翩詩采 翻譯社
 
寺,山寺又名立石寺,是山形市北邊最著名 翻譯佛教聖地。
山寺建造於西元860年,歷史相當悠遠。此一寺廟所在處為寶珠山,山崖邊豎立著一顆巨石。由下往上望去,可以看見寺廟向面著河谷、坐落在凸起 翻譯崖壁上。山寺四周正好是紅葉川和立合川的匯流處,這兩條溪谷都是春天賞新綠的路線,經常有旅客結伴到此尋幽探勝。沿著多達1100 層 翻譯石階步道而上,站在山寺的本堂或如法堂之前,可以遠眺方圓絕美的山影與溪谷景色,在寧靜的寺內有既陡又長 翻譯石梯通向內院沿途構成一幅極美景緻,昔時詩人松尾芭蕉與曾良落腳此處時,留下「佳景孤單只覺心靈清靜」詩句 翻譯社
奧之細道:日月百代之過客,行年亦為旅人
 
細道慢行:讀鄭清茂譯《奧之細道》
 
文╱林文月
這本《奧之細道》中譯本,除了譯者的功力,也因為其中儲藏著兄弟之情、師生之誼,遂非分特別溫馨感動人…… 
春節前數日,收到聯經出書社贈閱的《奧之細道》 翻譯社此書盼之已久,使我本年的春節非分特別欣喜《奧の細道》是日本古典文學的主要著作之一。作者松尾芭蕉(1644-1694)不但是日本文學史上享盛名 翻譯「俳聖」(俳指日本古典詩俳句),又經過翻譯而成為世界著名 翻譯文人。
 
昔時合作翻譯少年讀物
譯者鄭清茂傳授,嘉義縣牛斗隱士,是我的同學。他和我半個多世紀前考入台大中文系 翻譯社在聯考制度還沒有實施確當時,我們以唯一自願考取那時刻較少人選擇的中文系。在同時登科的學生中,我們兩個是台灣人,與其餘同窗的進修背景稍有分歧。我們在小學五年級之前都受日本教育,六年級今後才改學中國語文,這使得我們和別的同學有些不同,具備中日兩種的語文能力。也是以在讀研究所期間,我們接管了那時東方出書社編纂部所策畫的少年讀物「世界巨人列傳」及「世界文學名著」的翻譯計畫。那兩套叢書是由日本人先改寫為少年人浏覽 翻譯文字,所以譯起來輕易,無甚滯礙。我本身翻譯了《居禮夫人》、《小婦人》等四本書,鄭清茂譯了哪些書,已無印象,只記得他所譯的《基督山恩怨記》,因結業後須赴鳳山服豫備軍官役,所以交給我續譯完成。
 
那時的大學生頗風行於課外任家教,以賺取學雜費或零用錢 翻譯社我們兩人用日文能力翻譯少年讀物,得微薄 翻譯稿費,本來與做家教是一樣事理。但那樣的行為和中文系主流風尚不同,難免被有些同窗、乃至傳授視為異類。不過,在少年讀物較為缺少的台灣社會,東方出書社那兩套書倒是成為阿誰年代,和至今都是很多家長選購給孩子們的最佳冊本 翻譯社
 
相約翻譯日本古典文學
清茂於服完兵役、回台大一年後,赴美留學,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東亞學博士,先後曾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及麻州大學 翻譯社固然各自忙著教學和研究,有時也會意外的在日原形逢。1972年秋,我們從器材兩個方向到日本參加日本筆會主辦的「日本文化研究國際會議」。在一次午間歇息 翻譯時候,大廳裡來自列國的學人相互酬酢著,清茂和我本來同吉川幸次郎傳授坐在長桌的一個角落談話,吉川師長教師說:「走,我們到那處去。」三人便移到人較少的另外一頭,繼續談著日本古典文學中譯的問題 翻譯社吉川師長教師是日本漢學界泰斗,清茂曾譯他的《宋詩概說》等著作,甚得其欣懌。相對於日本學界及出書界之正視中國古典文學的譯介,中國方面卻對日本的古典文學頗為冷酷。「這是不平正 翻譯。」吉川先生十分遺憾 翻譯說。
 
那次會議中我提出的日文論題是〈桐壺と長恨歌〉 翻譯社〈桐壺〉是安然時代女作家紫式部 翻譯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的首帖。會議結束握別之際,鄭清茂對我說:「你既然寫了這篇論文,就由你來翻譯《源氏物語》吧。」我建議他:「那麼你來翻譯《平家物語》。」二人遂「一言為定」。我的建議其實也是有事理 翻譯,《平家物語》是鎌倉前期泛起的軍記物語,敘論安然末期,以平清盛為中間的平家一門的興亡史;既含陽剛 翻譯交戰內容,且帶釋教的無常基調,由男性譯者執筆,應當是比力適合;而況清茂 翻譯筆致本來偏向枯淡清遠 翻譯社他也是我所熟悉同儕中書寫高古「候文」,能與前一輩日本人「平起平坐」獨一 翻譯人。
 
歲月流逝,各自勞碌。我們並未健忘與吉川幸次郎師長教師談論的那些內容,和老同窗告別的商定。清茂在麻州大學退休後,回台假寓,復任教於台灣大學日文系、東華大學中文系,偶在世新大學兼課。我則始終在母校辦事,直到屆年退休,移居海外。
 
鄭清茂第一次退休返回台灣後,其實不比在美國時候悠閒;他被授課、系務及學術界許多巨細工作纏身,直到7、八年前二度退休,才得做他心裏一向想做的事情,隱於市區,他和太太秋鴻住在桃園,他們倆一靜一動,性情有別 翻譯社秋鴻經常雲遊四方,逍遙自得;清茂則沉浸書間,不聞窗外車馬喧然。
 
桃園的書齋,我去過 翻譯社比他在麻州教書時候 翻譯書房小很多,而中、日、英文等書本擠滿每一個空間。他曾出示過一些《奧之細道》 翻譯分歧版本和參考書,告知我:「這些是廖肇亨給我找到 翻譯譯註表明本。」「那些資料是朱秋而替我捎帶來 翻譯。」秋而和肇亨都是台大中文系卒業,而轉向日本文學、哲學發展 翻譯高材生。秋而在京都大學獲得文學博士,現在在台大日文系執教。肇亨則於東京大學攻讀思惟史,目前中研院文哲所任職。我在清茂的言談中得知他生活在溫馨濃郁 翻譯師生情意中,也感觸感染到他已然在眾多版本、參考書 翻譯圍屏裡,譯緒正不成制止。我們談了一些翻譯日本古典文學 翻譯疑難猜疑,分享彼此的心得觀照,立場顯然比許多年前譯東方少年文庫諸書時不同,但也彷彿隱約中有細絲相連著 翻譯社
 
而本年春節之前,我終於收到老同學鄭清茂費時二年餘,精心譯註的《奧之細道》。
 
>

旅行詩人芭蕉
原作者松尾芭蕉,本名忠右衛門,以俳號芭蕉著稱。在日本只要稱「芭蕉」,常人皆知所指為江戶時期喜好旅行,留下很多紀行作品的俳諧巨匠,因此有「生於旅、死於旅的芭蕉」、「旅行詩人芭蕉」及「漂流的詩人芭蕉」等等說法 翻譯社至今,人人提到「芭蕉」,仿佛都與「旅行」不可切離。而在現今台灣,由於出國旅遊的風氣昌隆,會見他國有名人物的遺居,或追蹤其行腳 翻譯深度觀光也漸受歡迎。有人到日本觀光,可能加入過其東北「奧之細道」的路程。但是芭蕉最著稱 翻譯此紀遊之作生怕是少有人讀過的。
 
目前,鄭清茂為我們仔仔細細譯註出《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全書190頁。前有序、凡例;後有芭蕉年表、主要參考文獻 翻譯社由於如許 翻譯佈局,可以看出這是一本嚴謹的學術性譯作。芭蕉的原文其實其實不長。譯文的首章〈漂浮之思〉(或作〈序章〉)包羅標點符號,不到230字,但有註14條,其文約2,200字 翻譯社十七世紀的這本日本古文也不算太深奧難明,例如起首二句譯文:「月日者百代之過客,交往之年亦旅人也。」與原文相對比,簡直有如鏡子之裡外,自自然然,非此不可。但為註釋此十六字,卻用了二百字;乃因為芭蕉之文蹈襲著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但李白「旨在抒發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而芭蕉則強調人生即旅、諸行無常之觀」 翻譯社且又說明中、日兩國固然有時利用統一個辭彙,其內涵未必一致。以二百字註解十六字,事實上除诠釋、闡發以外,又兼導讀欣賞,有如一名課室裡耳提面命的師長。清茂講授數十年,並且他在美國和台灣教授中、日文學,對於學生的根本常識有所諒解,宜乎註解如斯周到。
 
把握芭蕉俳文精簡古雅之風
我想起很多年前在日本東京拜候《源氏物語》現代語譯的女作家円地文子曾對我說過 翻譯話:「那些學院派的專家傳授們老是挑我譯文的漏洞:這個詞不合錯誤,誰人句子有問題。等我去就教時,他們又說:一說如何若何,又一說怎樣怎樣 翻譯社」她有些埋怨又無奈的說:「我哪能像他們在講堂上講書那模樣?我也知道一說,另外一說;但我總得在其間作個選擇,白紙上寫出黑字來的呀!」円地女士道出譯者與學者的不同立場處境。清茂譯《細道》有詳釋,故得兼顧到譯者與學者二範疇。在凡例之九,他有點抱愧 翻譯說:「本譯本之註釋所占篇幅與字數,較諸本文不啻倍蓰,不過出於互助讀者理解與賞鑑之同心專心 翻譯社若嫌其繁瑣,請逕讀本文,置註釋於不顧可也 翻譯社
 
此書版面設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為譯文,以大字付梓;下為註釋,採用小字。者可單看上方譯文,也可上下統籌,而上下統籌最可以看出譯者苦心。凡年日長遠的書,轉抄流傳之際,難免造成分歧樣貌;而代代傳誦時,賞析體會亦可能有別。譯文必需於眾說中擇一自認可信(或較可托)者,餘說留置註釋裡交卸。這樣的放置,可補円地文子的遺憾,不外,固然就使註釋部門遠超本文「不啻倍蓰」了 翻譯社古典文學之註釋,最是費時耗神,讀者若置之不顧,不免難免惋惜。而況譯文在上,註釋鄙人,稍稍游目,獲益很多。註文當中,又常見到一些巧妙神來之筆。如序章〈漂泊之思〉裡的「道祖神」註文:「防遏路上惡魔、保護旅人平安之神。近似台灣地盤公,一般祀於村口或橋畔,但其神像或作男女相擁之形,使人莞爾。」出身嘉義鄉間 翻譯鄭清茂引用「土地公」,自天然然,對台灣讀者而言,也倍感親熱易懂 翻譯社
 
文學作品的翻譯,除要譯出原文「說什麼」,更主要的須顯露出作者「怎麼說」。清茂「經由長思與屢試以後,決定採用文言體,但於遣詞造句,力圖簡易」。他的譯文確切把握到芭蕉俳文精簡高古之氣概 翻譯社下舉最短的〈那谷寺〉譯文:
往山中溫泉途中,背顧白根嶽前行。左邊山邊有觀音堂。花山法皇巡禮三十三所後,安裝大慈大悲法像於此 翻譯社命名曰那谷。蓋取那智、谷汲各一字拼成。奇石嶙峋,古松並植。巖山懸築茅頂小堂,誠殊勝之地也。
石山濯濯
岩石白潔如洗
秋風更白
「石山の石より白し秋の風」,這句俳句,直譯應為「金風抽豐白於石山石」,註7有申明。日文一字一音(五/七/五),清茂用(四/六/四)體譯之 翻譯社中文一字一義,所以為了完足其體型,不管若何都需增字,而增字恐溢出原作的內容。這句「漢俳」雖增字,但於原作內容溢出不多,乃至能引出原作隱含的樸質美感 翻譯社若譯、註合觀,就可以體味譯者的專心了 翻譯社
 
不外,以註文解釋譯文,究竟是以文解文,古代人 翻譯糊口風俗(尤其外國古代人的生活風俗)實則不容易想像;一樣是視覺效果,插畫能助人一目瞭然。可說是註解的延長,乃至是另一種情勢的註解。《細道》譯本裡有插圖約二十幅。插圖的畫者莊因傳授,也是台大中文系出身,自史丹福大學退休後,半隱「酒蟹居」。他善于書、畫、詩、文;以書法餘墨作漫畫,深得豐子愷旨趣,有濃濃東方味道。莊因和清茂,文酒詩書了解相賞數十年,而今合作於晚照細道,莊因能體味清茂譯芭蕉的心情,一筆一畫都是深深的情意 翻譯社
 
這本《奧之細道》中譯本,除譯者 翻譯功力,也因為個中儲藏著兄弟之情、師生之誼,遂格外溫馨打動人。而我小我則又迥殊欣喜,因為我已經看過清茂譯註《平家物語》的一些新稿,細道也許是通往平家的暖身活動路子吧。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mypaper.pchome.com.tw/540903/post/1321945357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giean625 的頭像
    margiean625

    margiean625@outlook.com

    margiean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