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伶俐認為,審查軌制須改變,降低論文權重,特別審查委員須有共識,論文當參考就好,否則研究型大學衝量和排名,很難不掛名。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指出,現行評鑑軌制是「總結性評鑑」,強調最後了局,讓各校發展走向「統一化」,建議未來應仿效國外應「形成式評鑑」,讓各校自訂評鑑偏向,由各校視成長取向訂定,讓各校都能具有特色,看若何能讓學校更好。
清大校長賀陳弘表示,清大是全國首個廢除「單篇學術論文給予獎勵機制」。過去只要教師有一篇上得了具影響性的期刊,就會給升等點數或獎金,確切容易造成掛名現象。是以2014年最先,改以整體學術表現來做獎勵,例如近五年整體學術進獻、產業手藝有主要合作案功效等,黉舍傳授起頭不再側重論文表示,透過締造公道的評量機制,才能減少「不當的誘因」,避免網負面發展。
「想要申請科技部、教育部計畫經費,通盤都要看論文,若是不掛名怎麼顯示傳授的研究能力和影響力?」林伶俐直言,申請各項國度競爭型經費都在看傳授論文績效,其實良多人都只是掛名、沒有本色進獻,「這是政策很大的誤導。」
台大校長楊泮池捲入論文造假事宜初步調查結果明天出爐,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在大黉舍長會議中指大學論文掛名過於浮濫。南華大學校長林伶俐默示,這是「國度制度誤導」的結果,審查軌制和委員遴選體式格局都必須改變,才能改善翻譯
本文來自: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225550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公司02-77260932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